探析校車準入標準降低的背后
專家看法:10家,最能保證競爭強度
制訂和施行校車生產準入標準本無可厚非,但相對于《草案》,已經施行的《準入規則》,申請和取得校車生產資質的門檻大大降低,尤其是專用改裝企業也被納入進了校車生產的行列中,能拿到入場券的企業大大增加。
對此,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賈新光表示:“新的準入管理規則對校車生產企業數量具有較強的調控作用。如今,美國的校車規模達60萬輛左右,專業的校車生產企業僅4-5家。中國的校車行業如果想良性發展,專業校車生產企業應該控制在10家左右。”
其實,目前我國客車和校車市場的發展現狀,也非常契合賈新光的觀點。國內具有資質生產客車的企業達98家,但產量能達到一定規模的卻很少。前十家企業占據了中國整個客車市場65%以上的份額,而校車市場銷量較高的前6家企業集中度高達81.5%。因此,維持10家左右的校車生產企業,較能保證我國校車市場的競爭強度。
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副秘書長佘振清是最能理解《準入規則》制訂者的人,他認為:“校車生產不應將改裝車企排除在外,因為宇通、長安等大型、主流客車企業也都是從生產專用改裝車發展而來的;門檻的降低,競爭范圍的擴大將更有助于保持校車產業的靈活發展,避免校車市場壟斷局面的出現;即使生產校車的門檻再低,行業龍頭企業的主導地位仍不會因此發生改變。”
不過,佘振清在理解《準入規則》制訂者苦衷的同時,亦對《準入規則》的施行提出了諸多憂慮。由于準入門檻的降低,將導致有更多的中小企業進入中國校車市場的爭奪戰中來。但因其在質量控制、產品研發、生產能力等方面仍處于較低水平,售后服務難以保障,其生產的校車,在未來使用過程中或會出現各種不安全隱患;這種先粗放式發展,后治理的發展道路或將給未來市場埋下“苦果”。
“準入標準降低,進入市場的企業太多也將給監管帶來困難,不達標、不符合專用校車標準的產品很容易混入市場,進而帶來一系列安全隱患。”一位不愿署名的業界人士如此表示。
企業反應:《準入規則》恐將形同虛設
《準入規則》的施行,勢必對目前國內校車生產企業產生較大影響,《準入規則》中對產品的生產能力、產品一致性的保證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準入規則》門檻的降低,大多企業人士均認為,這可能難以對行業起到優勝劣汰的整合作用。
一汽客車生產制造技術部技術應用室主任、副總工程師趙忠民表示:“準入門檻降低后,讓沒有底盤生產資質的改裝車企也能取得校車生產資質,但這些企業的研發投入遠不及專用校車生產企業,恐將導致改裝校車以低價競爭擾亂市場。”
另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人士也無耐地表示:“最終發布的《準入規則》并不利于校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勢必會讓校車最重要的被動安全特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中通客車品牌文化部李篤生表示:“此次公布的《準入規則》較之前降低了企業生產規模的門檻,這可能是國家出于讓更多的孩子坐上校車、吸引更多的企業生產校車的目的……但通過降低準入門檻來擴大生產企業規模,會給后續校車應用推廣留下一些隱患。”
“新的準入管理規則在企業產能等方面的準入門檻有待進一步提高。”長安校車市場部負責人更是直截了當發表自己觀點。
引跑客車、校車市場的“一通三龍”對《準入規則》的降低并不十分在意。大金龍客車品牌管理室主任羅劍則表示:“校車生產準入門檻的降低,這并不會對目前校車市場的競爭格局產生明顯影響。企業在校車市場的表現如何,關鍵取決于產品質量、適應性、價格和服務等因素。”
宇通客車品牌管理部邵中亦與羅劍持相同看法,他認為:“不管準入門檻再低,從市場角度出發,客戶買什么樣的校車都是根據其需求出發的,能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是最主要的。市場會自然優勝劣汰。”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yfzyy.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yfzyy.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