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宏觀政策之猜猜看
同樣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2012年的宏觀政策走向可能跟2011年大不相同。對于商用車行業,伴隨著貨幣、財政政策的變化,也許會發生一些相應的細分市場變化。
雖然說政策很難預測,不過,將心比心,分析一下政府的處境,假設自己是政府,會怎樣調控經濟呢?對宏觀政策作出一些猜想,也許會有助于對2012年市場的預判。
政府的處境
要想判斷政府會推出什么樣的政策,就要對政府當前的處境做出大概的判斷。
首先,從國際大環境而言,美國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后至今,經濟回升乏力,雖然美國政府繼續推行超低利率的政策,但經濟面未來難有很快的改觀。歐洲經濟陰霾重重,有人稱會重現日本低迷的十年。歐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國、貿易國,歐洲經濟不振,對中國的出口不是一個好消息。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進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已經為零,很多專家和機構預測,2012年進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可能從零到負。
另外,我國的經濟也正面臨著長周期的增長放緩與短周期的下行壓力。2011年11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0%,環比回落1.4個百分點,成為自2009年3月份以來首次回落到50%以內,顯示出經濟增速回落的趨勢。2011年12月受兩節影響,PMI有所回升,超過了50,達到50.3。但總體而言,中國經濟增速回調已是公認的趨勢。
從另一方面,政府又需要經濟以一個較高的速度發展。中國是一個靠快速增長保持平衡的國家,有人認為,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率過低(有人認為是8%是個分界線),可能就會導致各種社會問題的發生。2012年10月,黨的十八大將召開,本屆政府有義務為十八大營造一個欣欣向榮的環境。因此,中國政府也許會繼續出臺一些宏觀調控和行政性措施,來保持整個社會看上去繁榮昌盛,防止當前出現一些不穩定、不和諧的聲音,比如群體性事件,比如高通貨膨脹率和低經濟增速可能會導致的社會大面積不滿情緒。
一方面,中國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須讓經濟保持以較高的速度發展,這樣看來,2012年政府對于經濟的調控力度應該不低于2011年,只不過是調控手段或許會從以貨幣政策為主,轉向以財政政策為主。
穩健的貨幣政策——更穩健
2012年,政府貨幣政策的實施空間可能會遠小于2011年。
根據央行的數據,截至2010年末,M2的余額為72.6萬億元,而在7年前的2003年末,廣義貨幣M2余額22.1萬億元。7年時間,中國的廣義貨幣發行增加了50.5萬億元。
按當前的匯率計算,目前中國的廣義貨幣存量已超過12萬億美元,廣義貨幣存量占GDP的比重更是達到了1.8倍。無論從貨幣存量的絕對數還是貨幣存量占GDP的比重來看,我國均已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
這就意味著通貨膨脹率2012年不可能在低位運行,而且隨時有可能因各種突發情況而上升。對于中國政府而言,穩通脹仍然是2012年很艱巨的一項工作。
貨幣政策的使用可以對經濟產生直接而快速的影響,但是,副作用也可能比較大。比如,如果希望提振經濟,政府會采用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如果希望回收流動性,或者降低通貨膨脹率,那么政府就會采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或利率的手段。通常而言,國家采取利率的手段往往都是在CPI正式公布前。假如政府在CPI公布前一兩天提高利率,那么基本可以判斷將要公布的CPI是一個比較高的數字。
同樣地,如果政府面臨經濟下滑風險,那么政府就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或者利率。假如在PMI公布前政府作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或利率的決定,那么往往意味著PMI可能是一個相對較低的數值。
2012年,在經濟存在下行風險和通貨膨脹隨時有可能高企的情況下,政府采用貨幣政策的空間將被大大壓縮。如果快速降低利率,那么有可能會立刻提升通貨膨脹率到一個不能忍受的范圍。如果快速提高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又有可能會對經濟造成傷害,加劇經濟硬著陸風險。因此,2012年政府動用貨幣政策可能就不如2011年那么頻繁。
但是,由于貨幣政策能夠對經濟起到立竿見影的調控效果,并不排除2012年政府使用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相比2011年,使用的頻次和力度會相對較少。
因此,同樣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也許2012年的貨幣政策會比2011年更加穩健。
積極的財政政策——減稅是主旋律
如果說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是2011年國家政策的主旋律,那么減稅也許就會成為2012年宏觀調控的主旋律。
剛才已經分析過,2012年我國面臨的經濟形勢是復雜的,通貨膨脹和經濟下滑的壓力同時存在,貨幣政策可以發揮的空間又相對較小。因此,宏觀調控的重擔也許就落在了財政政策的實施上。
從財政政策手段上來看,如果要促進經濟增長,那么可以有減少稅收和增加轉移支付(或投資)兩種手段。說白了,就是少收或者多花。
大規模投在在2012年也許不會出現。2008年時,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在極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同時,還采取了大規模政府投入的方式拉動經濟。當年,政府推出4萬億時,一度讓很多企業和公眾歡呼雀躍,但后來,當公眾發現,這個4萬億的代價是高企的通貨膨脹率和大量的不合格的、或者說并不能立刻帶來生活改善的基礎設施建設,這讓公眾對政策性投資產生了質疑。因此,2012年,政府再度推出4萬億的可能性并不大。
另外,明年新老政府將交接, 2012年的中國政府也就是俗稱的跛腳鴨政府。2012年的整體調控旋律應該是保持穩定,政府不會大的動作,即使有,地方政府也不一定能夠執行。
這也就是說,財政政策中的政府基礎設施投入已經沒有太多的余地,政府刺激經濟有可能就會倚重于減稅。
事實上,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減稅已經是政府宏觀政策的重頭戲。2011年9月1日起,新修訂的個稅法實施,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全國的個稅收入全年減收1600億元。2011年11月1日起,財政部、國稅總局宣布上調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由原來的5000元上調至20000元,同時對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11月17日,財政部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出通知,對小微企業免征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可以這么說,2011年中國稅改大幕開啟,“結構性減稅”不斷進入公眾視線。經濟學者認為,這些舉措表明我國正進入“減稅通道”。
2012年,減稅更是有可能成為調控的主旋律。從2012年1月1日期,中國進出口關稅將進行部分調整,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調整后,中國2012年進出口稅目總數將由2011年的7977個增至8194個。其中包括嬰兒食品、嬰幼兒奶粉等商品,以及能源資源性產品。
同時,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近期國家多次出臺針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措施,涉及了流轉稅、所得稅和各種費,這些優惠措施的疊加效應,將會使針對小微企業的減負效果顯著。
為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國稅總局近日發布新的《車輛購置稅征收管理辦法》,明確從明年1月1日起,取消車輛購置稅過戶、轉籍、變更業務。
這些減稅政策,不但能夠刺激經濟增長,更能夠起到結構調整的作用。比如針對汽車行業和物流行業的減稅措施,將會直接拉動一些汽車細分市場的增長。
2012年,在貨幣政策實施空間變小的情況下,減稅也許成為刺激經濟的最有效手段而頻繁使用。
產業政策與財政政策同時使用——財政補貼
除了減稅外,財政補貼也將是刺激經濟,特別是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有效手段。財政補貼往往是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相結合的產物,一方面國家利用財政補貼支持企業發展,另一方面也利用補貼政策,引導企業按照產業政策鼓勵的方向發展。
比如,2008年實行的汽車和家電下鄉、汽車和家電以舊換新、以及家電能耗補貼等都屬于財政補貼政策。這些政策可以有效拉動消費,同時還能根據國家的政策導向來引導企業的生產和消費者的消費。
發現現代物流業,大力降低物流費用,這既是老百姓的期望,也是政府所倡導的。2011年國家出臺了降低物流費用的八條措施,這些措施能否落實到位、何時落實到位都是個未知數。特別是降低路橋費,涉及到一些部門的既得利益,這些部門在當地政府的保護下,很難實質性地降低路橋費。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要想降低物流費用,通過符合產業政策的財政補貼,相對而言更容易操作,受到的阻力也小。因此,2012年,政府降低物流費用也許會從減稅和補貼方面進行。
2011年11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明確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其中,交通運輸業適用11%的稅率,航空服務、港口碼頭服務等物流輔助服務企業適用6%的稅率。
在2011年12月19日舉行的“第九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透露,我國物流企業土地使用稅稅賦有望降低。財政部及國稅總局已經對此問題進行研究,并廣泛聽取了企業的意見,對企業的稅賦進行了測算。
從國家對物流行業的支持政策可以看出,2012年物流企業的利潤也許可以走出幾乎不盈利的困境,這些將直接拉動牽引車的銷售。
近來又有消息稱,國家或許會對滿足燃油消耗限值的車輛進行減稅或者財政補貼。事實上,汽車行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其發展速度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會產生很大影響。國家對汽車行業的支持政策不但能使汽車行業繼續快速發展,而且可以體現政府結構調整的意圖,可以鼓勵節能減排的車輛。
具體到汽車行業的補貼政策,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一次性補貼,第二種是在持續的汽車使用中進行補貼。兩者都有可能掀起一輪換車潮,而且后者可能效果更為明顯。
近日有傳言稱,國家可能會對符合燃油消耗限值的商用車進行財政補貼。如果類似這樣的政策出臺,不但能夠拉動汽車消費,而且還能降低商品中的物流成本,同時,也會引導整個行業向著節能減排的方向發展。可以說,這種政策是正向激勵作用大,而且不會像投資拉動產生很多副作用,因此,這種政策可能會在2012年得到廣泛應用。假如類似政策真的實行的話,那么或許就會有大量用戶換掉油耗高的車輛,轉而更新油耗低的車輛。
可以這么說,基于產業政策的財政補貼可以迅速拉動某些細分汽車市場的銷售。因此,對于汽車企業來說,關注國家政策動態,隨時應對可能因政策而掀起的某種車型銷售高潮,就可以避免像2008年底2009年初因產能和零部件不足而坐失良機。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yfzyy.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yfzyy.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