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Ⅳ將實施遭質疑 忽悠不如實事求是
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大家都希望政府出臺一些利好政策拉動需求,盡快幫助行業走出低谷。至于會否透支需求、影響行業發展等問題,很大程度上被拋在腦后。2011年的商用車,這種心態或許更為明顯一些。
經歷了前8個月的銷售起伏,忍受了多半年的利好政策真空期,不少商用車企業瞄準了傳言中即將在2012年1月1日實施的國Ⅳ標準。企業看重國Ⅳ標準的實施,一方面,源于上次排放標準升級前夕的銷售狂潮令人記憶猶新;另一方面,是為了提早應對屆時因執行力度不一而出現的“真假國Ⅳ戰”。
在對待排放標準升級的態度上,商用車企業大多以正面回應為主,所要求的只是按時、保質執行相關規定。但是,單就標準的實施而言,從政策制定方、生產銷售企業到普通用戶,似乎都有著一定的忽悠情結,不同的只是自欺欺人程度的高與低。
首先來看政策制定方。按理說,為了兌現對國際社會的承諾,逐步提高國內機動車排放水平并不為過。可一旦超過了市場承受能力,就會導致政策執行走樣,時至今日仍在爭論不休的國Ⅲ標準是否得到真正落實就是明證。也許是考慮到這一點,從國Ⅳ標準實施日期確定以來,是否推遲、能否嚴格實施等議論就不曾停止過,不但給政策制定方施加了很大的輿論壓力,而且松動了他們的底氣。實施日期將近,他們卻越發失聲。然而,恰恰是政策制定方層面的刻意回避,讓相關行業陷入迷茫。所以,政策制定方的沉默也是一種忽悠,畢竟放出了風聲就要負責到底,避而不談的態度不可取。
其次來看生產、銷售企業。對于它們來說,面對國Ⅳ標準的實施,不提前準備肯定要吃虧;提前準備好產品而不進行市場預熱也要吃虧;既準備了產品又預熱了市場,到時國Ⅳ標準推遲實施或者不嚴格執行,還是吃虧。尤其是最后一點,生產、銷售企業都虧不起。國Ⅲ標準實施前,對走勢舉棋不定的企業失去了先機;實施后,EGR發動機的異軍突起和對不守規矩企業的法外開恩,讓很多企業自顧不暇。有此前車之鑒,商用車企對排放水平升級可謂愛恨交加,態度上也更為隱晦:高調談責任,低調迎實施。進一步分析的話,不難看出,有相當一部分生產、銷售企業所擔憂的不是排放水平升級帶來的環境利好,更多的是如何提升銷量以及在不規范的競爭中搶占上風。
最后來看用戶。相比較而言,在排放水平升級這件事上,用戶最坦誠,他們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這和我有什么關系”。不過,實際上“逼著”企業同流合污的也正是用戶——為了適應較差油品質量,降低購車投入和使用成本,用戶抓準了企業不得不維持、提升銷量和市場占有率的命門,用近乎脅迫的態度讓企業迎合他們的需求。從這個角度分析,在國Ⅳ標準的實施上,用戶也在忽悠:名為不關注,實則不支持。
歸根結底,與其說在找誰是“國Ⅳ大忽悠”,不如把重點落在實事求是的態度上。在過于拔高行業的承受能力,或是過于輕視自身所被賦予能力的前提下,大家都在忽悠,也都遭遇了非議。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yfzyy.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yfzyy.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