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換代升級 濟南公交用個性化車輛為泉城增添流動風景
媒體報道:
濟南公交駛入新征程,75年公交車換代升級見證省會蝶變。
人民至上 / 砥礪奮進 / 再啟新程
1948年濟南解放,這一年,華東運輸公司濟南分公司市內客運營業所成立,這標志著濟南國有公交的初創,從此,濟南公交事業伴隨著城市的發展揚帆起航。客車網獲悉,從1948年到2023年,經歷了75年的變遷,濟南公交就像一個城市的記錄者,丈量著不斷拓展的城區。而濟南的公交車也經歷了數次蝶變,并用自身換代升級見證著這座省會城市的發展進步。
初創時期(1948-1965年)
1948年濟南解放后,解放軍華東兵團作戰部軍管會組建了華東運輸公司濟南分公司市內客運營業所,濟南國有公交企業由此誕生。當時的營業所僅有營運車輛7部,上圖的金剛車就是利用繳獲的國民政府公務車作為濟南的公交車,是濟南公交最早的營運車輛。
濟南解放初期,由于汽車油料供應不足,公司將部分汽油車輛改燒木炭和石炭,這種車帶有“火燒心”爐子,尖形的車頭向前凸出,被許多老濟南人形象地稱為“大鼻子”。
20世紀60年代初,在國家經濟困難時期,濟南公交人為了解決油料緊張難題,自行改裝成功了以沼氣為燃料的公共汽車。
雖然面臨著重重困難,但濟南公交事業發展的腳步卻從未停歇。濟南公交從1964年開始,自己裝配客車。1965年7月,在技術、裝備十分有限的條件下,濟南公交試制裝配客車成功。
1965年,公交運營車輛達到97部。
曲折前進(1966-1978年)
由于歷史的原因,1966-1976年間,濟南市公共交通事業發展比較緩慢,十年間新增車輛僅110部,雖然車輛有所增加,但管理秩序混亂,并沒有充分發揮公交車輛的作用。
1976年,為解決市民乘車難問題,濟南市政府決定建設無軌電車。1977年初,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建成通車,配備ND561型南京產鉸接電車20部。當時使用的鉸接型車輛,也叫“大通道”,中間有帆布連接著,車長近15米,大電機驅動,最大承載量約180人,這在當年可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今天,我們仍然能從老照片中感受到開通時的熱鬧場面,路兩邊被圍觀市民擠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好奇地注視著這些龐然大物。
1978年初,濟南公交保有公交車約150輛。
改革發展(1978-1999年)
1978年開始,濟南公交自行研制鉸接車,公交事業發展加速,車輛陸續增加,車型不斷更新。
1980年至1985年間,購進10部SK561型上海產鉸接式車輛。1992年,濟南公交共擁有營運車輛880部。
1993年,國產雙層公交車亮相濟南,運行在“特1路”線上。1996年,濟南“特2路”公交線開通,采用香港贈送的雙層巴士,方向盤在右側。
1994年,濟南開始采用無人售票車輛。
1997年10月,濟南公交首批空調公交車投入K50路運行。該車采用獨立車用空調,配軟座椅,明亮寬暢的車窗特別適合觀光。當時很多人都來乘坐空調車,體驗舒適的乘車環境。
1999年,濟南公交購置濟客、黃河等多種類型營運車輛300部,營運車輛總數達到1456部,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達到新水平。
開拓創新(2000年至今)
2000年,濟南公交為配合濟南市“藍天工程”,對公交車輛尾氣排放進行治理,研制、改造了可以使用天然氣的雙燃料車。
2008年4月起,濟南公交BRT線路陸續開通。采用雙側開門BRT公交車,雙向內車道運行,配合使用12米與18米豪華車型,公交車體更具人性化設計。濟南公交發展掀開了新的一頁。
2009年,濟南公交以迎辦全運會為中心任務,在全面實施公交服務能力、服務水平提高工程的基礎上,提升車輛裝備水平,推進綠色公交建設。2009年10月16日晚,濟南公交出動1300多部公交車疏散全運會開幕式觀眾,創造了沒有軌道交通支持下45分鐘疏散3.8萬人的紀錄,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給的全運會保障任務。
作為我國首批“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2009—2013年,濟南公交率先大規模推廣使用混合動力新能源公交車,按照“高配低維、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節能環保”的標準,投運柴油-電動、LNG-電動、CNG-電動等混合動力公交車500輛。
2015—2016年,濟南公交貫徹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累計采購新車1001輛,其中新能源車874輛。從2017年開始,濟南公交大力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空調車。2021年底,隨著首批690輛新式純電動公交車投入運行,濟南中心城區公交車清潔能源及新能源比例達到100%。
公交車成了亮麗風景
近幾年,濟南公交車輛日新月異,從新式純電動公交車輛到“紅奔奔”雙層公交,從“紅墩墩”小巷公交,再到雙層觀光巴士“大橙子”,濟南公交在補齊線網的同時,用個性化車輛為泉城街頭增添了流動的風景。
75年,泉城市民見證了公交車的不斷升級與革新;75年,公交車見證了祖國車輛技術的進步和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遷。濟南公交也將持續做好車輛運行工作,豐富泉城的城市元素,也更好地承載市民共同的記憶,為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貢獻更大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yfzyy.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yfzyy.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連地鐵加開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間市民出行[09-27]
- 進萬企、解難題: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實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鄭州公交上線 8條景區直達專線[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業觀察|北京公交專用道第三批優化調整對出行有哪些影響?[09-05]
- 鄭州公交:城市記憶之行進中的公交[09-04]
- 創新高!車展開幕在即,成都公交將開兩條免費擺渡線![08-29]
- 貴陽公交構建智慧交通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08-29]